ZBLOG

中国的高端白酒数量稀缺吗?

1. 顶级品牌稀缺性显著(如茅台

  • 产能限制:茅台的生产受限于贵州茅台镇核心产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传统工艺,年产量约5-6万吨(2022年数据),且需5年生产周期(基酒存储3年以上)。即使扩产,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。
  • 金融属性:茅台酒作为投资品被囤积,流通环节(经销商、黄牛)的炒作进一步加剧市场短缺,终端零售价长期高于指导价(如飞天茅台指导价1499元,市场价常超2500元)。
  • 品牌护城河:不可***的产区壁垒和消费者认知,使其他品牌难以替代。
  • 2. 其他高端品牌供需相对平衡

  • 五粮液、国窖1573等品牌:产能更具弹性。例如,五粮液2022年销量约3.8万吨,通过系列酒和主品牌分层满足市场,实际供需矛盾较小,价格波动较平缓(普五市场价约1000元,与指导价差距较小)。
  • 品牌策略差异:部分企业通过控量提价维持高端形象,但实际产能充足(如泸州老窖2022年高档酒产量约3.4万吨,同比增15%)。
  • 3. 结构性稀缺与市场分化

  • 年份酒、***款:超高端产品(如茅台陈年酒、生肖酒)因稀缺性定价极高,但常规高端产品(飞天茅台、普五)通过渠道调控实现“有限稀缺”。
  • 区域市场差异:一线城市和商务场景需求集中,加剧局部短缺;下沉市场则以中端酒为主。
  • 4. 长期趋势:稀缺性或逐步缓解

  • 头部企业扩产:茅台“十四五”规划产能目标10万吨(含系列酒),五粮液2025年原酒产能目标20万吨,未来供应量或增加。
  • 消费理性化:年轻群体对白酒偏好减弱,投资属性可能随经济环境波动,长期需求增速或放缓。
  • 顶级品牌(如茅台)短期内仍具稀缺性,源于产能硬约束和金融属性;其他高端白酒整体供需平衡,稀缺性更多是品牌营销策略的结果。消费者感知的稀缺程度可能高于实际产能限制,尤其在炒作因素影响下。

    中国的高端白酒数量稀缺吗?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