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国内坐飞机能带酒吗?

国内航班允许携带酒类,但必须遵守民航规定:酒精度数≤70%的酒可托运,且总量不超5升;随身行李中禁止携带任何液体酒类。若想带酒出行,您需要化身“规则专家”,从包装方式到购买渠道都需步步谨慎。

一、托运酒类:安全与容量的博弈

酒类乘机的“主战场”在行李托运舱。民航规定,酒精度数≤70%的白酒、红酒、洋酒可托运,但每位乘客总量不得超过5升(约6瓶标准装)。若酒精度数>70%,则被归为易燃品,严禁托运或携带。托运时需将酒瓶用气泡膜包裹,放入防漏密封袋,避免颠簸中破损污染他人行李。

国内坐飞机能带酒吗?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随身带酒?安检直接说“不”

无论多小巧的酒版或未开封的酒,均不可随身携带登机。安检通道对液态物品实行“一刀切”政策,单瓶超过100毫升的液体禁止通行,而酒类即便符合容量要求,也因含酒精成分被额外限制。唯一例外是机场免税店购买的酒类——但必须保留密封袋和购物凭证,且中转航班需确认目的地入境政策。

三、酒精度数:70%是生死线

酒精含量直接决定酒的“乘机资格”。低于24%的酒类(如啤酒、清酒)被视为普通液体,可托运但需符合总量限制;24%-70%的酒类(如威士忌、白酒)需单独申报并加固包装;超过70%的高度酒(如某些医用酒精或烈酒)则被列入危险品黑名单。出行前务必查看酒瓶标签,模糊标注的“自酿酒”可能因无法证明酒精度被安检扣留。

四、包装防漏:酒瓶的“生存考验”

托运酒类需通过“暴力分拣测试”。建议用保鲜膜缠绕瓶口后装入自封袋,再裹上柔软衣物缓冲。曾有乘客因酒瓶碎裂导致行李箱内衣物浸透,最终行李延误三天——代价远超一瓶酒的价值。部分航司要求酒类外包装标明“易碎品”,若未标注导致损失,赔偿可能受限。

国内坐飞机能带酒吗?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五、免税店购酒:甜蜜的陷阱

机场免税店的酒看似“通行无阻”,实则暗藏规则。购买后需确保商品密封袋完好,且登机牌与购物时间匹配(通常限起飞前24小时内)。若转机国际航班,需确认中转地允许液体入境;若转国内航班,部分机场会要求二次托运。曾有旅客因中转政策不明,被迫在登机口放弃高价购买的茅台。

带酒乘机,规则比酒香更值得细品

国内航班带酒的核心逻辑是“托运合规、随身禁止、包装稳妥”。无论是为家人捎一瓶家乡特产,还是为收藏带回***美酒,只有尊重民航安全规则,才能让酒瓶与旅程“双向奔赴”。毕竟,与其在安检口与心爱的酒挥泪告别,不如提前做好这份“登机攻略”——毕竟美酒的归宿是餐桌,而不是行李扣押仓库。

国内坐飞机能带酒吗?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