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开个散装白酒店赚钱吗现在怎么样

在消费升级与理性饮酒趋势交织的当下,散装白酒店像一位带着乡土气息的老友重新回到街头。有人靠着“现打现卖”的烟火气月入数万,也有人因客源稀少黯然退场。这个看似传统的生意,正站在健康理念与价格敏感的天平上摇摆,而能否盈利,则取决于创业者能否精准踩中市场的七寸。

市场需求:年轻人不爱喝?

散装白酒的主力消费群并非想象中只有中老年群体。在二三线城市,30岁左右的家庭采购者正成为新势力——他们既要为父辈购买口粮酒,又追求“看得见的实惠”。某连锁散酒品牌数据显示,其客群中3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已达42%,这些年轻人更在意“现场验酒”的可视化消费体验。而一线城市出现的精酿散酒工坊,甚至用桂花、青梅等创新口味吸引着女性客户。

开个散装白酒店赚钱吗现在怎么样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成本利润:一斤酒赚三块?

在四川泸州,散酒批发价每斤5-15元的产品,终端零售普遍加价60%-100%。看似暴利的背后,藏着隐形成本:以50平米门店为例,每月水电费因恒温储酒设备激增到3000元以上,陶坛、量器等损耗品年消耗超万元。更精明的店主会采用“引流款+利润款”组合,将8元/斤的基酒与30元/斤的窖藏酒按7:3比例搭配,既保持客流量又守住利润率。

选址玄机:社区店最吃香?

济南某散酒品牌曾做过AB测试:商业街门店日均进店15人,转化率仅20%;而社区底商店铺日均自然客流8人,转化率却高达75%。散装酒作为即时性消费品,消费者更倾向“顺路购买”。在杭州拱墅区,一家开在菜市场入口的散酒铺,每天早市时段就能完成全天60%的销售额,大爷大妈们买菜时顺手打两斤黄酒已成习惯。

政策红线:质检不过关?

2023年山西曝光的散酒违规添加甜蜜素事件,给行业敲响警钟。合规经营的散酒店必须配备每批次酒体的质检报告,部分省份还要求安装联网溯源系统。河北某县市场监管数据显示,取得“散装食品经营许可证”的门店投诉率比无证经营低83%。聪明的店主会把检测报告做成海报张贴,甚至用二维码链接酿酒过程视频,把合规劣势转化为信任优势。

开个散装白酒店赚钱吗现在怎么样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体验革命:卖酒还是卖故事?

成都“醉里”散酒馆的突围之道值得借鉴:店内设置自助接酒区,顾客可扫码查看每坛酒的“前世今生”——从高粱产地到发酵天数事无巨细。周末开放的调酒工作坊,让消费者用基酒调配专属口味,这种参与感使复购率提升至普通门店的3倍。当散装酒从“论斤称”变成“论体验卖”,毛利率空间反而扩大了15个百分点。

散装白酒店的生意经,本质是传统行业与新消费逻辑的碰撞。它既需要守住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品质底线,又要玩转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流量游戏。在健康消费与性价比诉求的双重驱动下,那些能打通中老年信任链、抓住年轻体验派,同时在合规框架内创新的经营者,或许真能在这一古老行业里酿出新的财富滋味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