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品酒师与“陪酒员”的区别
品酒师:主要职责是运用感官技术评价酒体质量、指导酿酒工艺及产品开发,其工作核心是“品鉴”而非“豪饮”。陪酒员:部分要求中提到的“国家陪酒员”属于特殊岗位,需具备极高酒量(如一级陪酒员***20斤60度白酒),但其职业性质与品酒师完全不同。2. 品酒师的品鉴方式
入口量极少:每次品酒仅需入口2-3毫升(约半茶匙),通过口腔感知风味后即可吐掉,避免酒精摄入过多。吐酒技巧:专业品酒师会通过吐酒桶排出酒液,保持清醒状态以连续品鉴多款酒。单日品鉴量:部分品酒师单日需品鉴数十至上百种酒,但因吐酒操作,实际摄入的酒精量极低。3. 酒量并非品酒师的核心能力
感官敏锐度更重要:品酒师需具备灵敏的嗅觉和味觉,能辨识酒体细微差异,而非依赖酒量。保护感官的注意事项:品酒师需避免吸烟、食用重口味食物或使用香水,以维持感官的准确性。4. 关于酒量的常见误解
误区:部分网络信息将“陪酒员”的酒量标准误植到品酒师身上,如“一级品酒师能喝20斤60度白酒”等,实为混淆职业的谣言。真相:品酒师实际饮酒量因人而异,但职业规范中并无酒量硬性要求。国家一级品酒师林韡表示,单日最多品鉴100多杯酒,但每次仅抿0.5毫升并吐掉。5. 品酒师的认证与考核
考核重点:理论知识、感官品评能力(如盲品测试)是品酒师认证的核心,酒量不纳入考核标准。职业风险:长期饮酒可能损害味觉和嗅觉,因此品酒师需严格自律,避免过量摄入酒精。品酒师的酒量并无统一标准,其职业特性决定了“品酒”与“饮酒”的差异。真正的品酒师通过专业技巧减少酒精摄入,以保护感官并确保品鉴的客观性。公众需区分“品酒师”与“陪酒员”的不同职业属性,避免对品酒师酒量的误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