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假期,总有人想带着美酒探亲访友,或是在旅途中小酌一杯。酒水作为特殊液体,搭乘高铁时需遵守严格规定。根据2025年最新铁路运输条例,包装合规、度数达标、总量受控的酒水可以合法上车,但散装酒、超量酒或违规包装的酒水会被安检“劝退”。如何让酒水顺利通关?以下这份攻略请收好。
包装:原厂密封是底线
酒水想进高铁站,必须“穿着正装”。只有原厂密封、标识清晰的瓶装酒才能通过安检,散装白酒、自酿米酒或用饮料瓶分装的酒水一律禁止。这是因为散装酒无法确认安全性和成分,容易泄漏污染车厢。例如,用塑料油壶分装的白酒,即便度数合规,也会因包装不当被拦下。
度数:分层管理有讲究
高铁对酒精度数实行“分层管控”:24度以下酒水不***(但总重量需在20kg内);24-50度酒限带6瓶(每瓶≤500ml);50-70度酒限带2瓶(总容量≤1000ml);70度以上烈酒直接禁运。这一规定源于酒精易燃性的分级管控,例如一瓶60度的白酒,虽可携带,但需独立包装避免碰撞。
总量:累计不超三升
即便度数合规,总量也不能“任性”。所有酒水累计不得超过3000毫升,相当于6瓶标准装葡萄酒或6瓶低度白酒。例如,携带3瓶50度白酒(共1500ml)和2瓶红酒(共1500ml)刚好达标,但若再增加一瓶则超限。此规定旨在控制车厢内潜在的安全风险总量。
托运:超量酒水的出路
若携带量超标,可考虑办理高铁托运。但需注意:托运酒水同样需原厂包装且度数≤70%,单件重量≤20kg。例如,一箱12瓶低度啤酒可托运,而散装米酒即便度数低也不允许。建议提前2小时到站办理,避免耽误行程。
乘车:别在车上开瓶
通过安检只是第一步,车厢内严禁饮酒。高铁属于密闭空间,酒精挥发可能触发烟雾报警器,且易引发其他乘客不适。曾有乘客在车上开启红酒庆祝,导致列车紧急降速检查。建议将酒水放入行李架深处,避免摇晃碰撞。
让酒水与高铁和谐共处
酒水乘高铁,本质是安全与需求的平衡。通过选择合规包装、控制度数与总量,并提前规划携带方式,美酒便能安全抵达目的地。记住:提前自查规定、分装携带、主动配合安检是三***宝。毕竟,只有遵守规则,才能让每一趟旅程既尽兴又安心。下次出行前,不妨让酒水也“预习”一遍这份攻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