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固态法白酒酿造流程是什么

固态白酒是中国传统酿造工艺,以粮食为原料,在固态条件下完成糖化、发酵、蒸馏等过程,代表产品包括茅台、五粮液等。以下是其核心工艺流程及关键点:

一、原料处理

1. 选粮与配比

固态法白酒酿造流程是什么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主料:高粱(单粮型)或混合高粱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麦、玉米(多粮型)
  • 辅料:稻壳(调节透气性,用量≤20%)
  • 2. 预处理

  • 浸泡蒸煮:高粱需浸泡8-12小时,100℃蒸汽蒸煮40-60分钟至「熟而不黏」;
  • 摊凉:迅速降温至25-30℃(避免杂菌污染)。
  • 二、制曲与糖化

    1. 酒曲类型

  • 大曲(砖块状):以小麦、豌豆为原料,富集天然微生物(如曲霉、酵母菌),用于浓香/酱香型
  • 小曲(球状):米粉加草药制成,糖化力强,多用于米香型
  • 麸曲:现代工艺,以麸皮培养纯种霉菌,出酒率高。
  • 2. 拌曲入窖

    固态法白酒酿造流程是什么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按粮曲比1:0.2-0.3加入酒曲,混合均匀后入发酵池(窖池材质影响风味:泥窖产己酸乙酯,石窖偏清香)。
  • 三、固态发酵

    1. 发酵条件

  • 温度控制:地缸发酵(清香型)保持20-25℃;酱香型高温堆积至45-50℃后入窖,窖内温度达35-40℃;
  • 周期差异:清香型15-30天,浓香型60-90天,酱香型需8轮次发酵(每轮约30天)。
  • 2. 微生物作用

  • 多菌种协同:酵母菌产乙醇,乳酸菌、醋酸菌等生成酯类、酸类物质,形成复杂风味。
  • 四、固态蒸馏

    1. 装甑工艺

  • 采用「见汽撒料」法,分层铺入酒醅,控制蒸汽均匀穿透,耗时40分钟以上;
  • 分段取酒:头酒(含甲醇、醛类,掐头去尾)、中段酒(优质基酒)、尾酒(酸类物质高)。
  • 2. 出酒率

  • 传统固态法出酒率约30-40%(100kg粮产50-60度白酒30-40kg),低于液态法(60%以上)。
  • 五、陈酿与勾调

    1. 陶坛陈放

  • 新酒需贮存1-3年(酱香型至少3年),陶坛微孔促进氧化还原反应,降低辛辣感;
  • 酯化反应:酒中醇类与酸类缓慢生成乙酸乙酯等呈香物质。
  • 2. 勾兑工艺

  • 以不同轮次、年份基酒按比例调配,如茅台需100余种基酒勾调;
  • 严禁添加剂:固态法白酒禁止添加食用酒精及香精(GB/T 10781标准)。
  • 不同香型工艺对比

    | 香型 | 典型代表 | 发酵容器 | 发酵温度 | 周期 | 风味特点 |

    ||||-|||

    | 酱香型 | 茅台 | 石窖 | 高温 | 8轮次/年 | 焦糊香、空杯留香持久 |

    | 浓香型 | 五粮液 | 泥窖 | 中温 | 60-90天 | 窖香浓郁、绵甜甘冽 |

    | 清香型 | 汾酒 | 地缸 | 低温 | 28天 | 清雅纯净、余味爽净 |

    核心优势

  • 风味层次:自然微生物群落形成300+风味物质,远超液态法(约80种);
  • 品质价值:执行GB/T 10781标准,酒体醇厚,饮后舒适度高;
  • 文化传承:工艺延续千年,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  • 通过上述流程,固态法白酒实现了粮食、微生物与时间的完美结合,成为中国白酒品质的标杆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