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创业酿酒经历简述

我的酿酒创业始于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对精酿文化的向往。2018年,我辞去稳定的工作,从零开始学习酿酒技术。起初,我窝在自家***改造的小作坊里反复试验配方,从麦芽糖化、发酵控温到风味调配,每一步都靠自学和请教行业前辈。记得第一次成功酿出酒时,琥珀色的液体在玻璃瓶中泛着微光,那一刻的成就感让我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。

筹备阶段:从爱好到事业

创业酿酒经历简述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为了系统掌握技术,我自费参加德国酿酒师培训,并走访国内精酿酒厂取经。2019年,团队初步组建——我负责技术研发,合伙人主攻品牌设计,另一位成员负责供应链。我们用积蓄和亲友投资凑齐了50万启动资金,租下郊区一座老厂房,添置二手发酵罐,开启了“小而美”的创业模式。

产品研发:用风味说话

初期定位是“本土风味精酿”,我们尝试将本地食材融入配方。比如用云南高山蜂蜜替代部分麦芽糖,或在IPA中加入野生松针增香。前半年经历了十几次失败:香气寡淡、发酵失控、甚至整罐酸腐倒掉……但第13次试验的“滇红艾尔”终于获得圈内人认可,酒体平衡中透出花果香,成为我们的首款招牌产品。

创业酿酒经历简述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生产与品控:死磕细节

量产时发现实验室配方和规模化生产差异巨大。为解决酒液浑浊问题,我们引入离心机并优化过滤流程;为保持一致性,建立从原料检测到装瓶的18道品控节点。曾因某批次麦芽蛋白质超标导致整批酒报废,损失近8万元,但这次教训倒逼我们建立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。

市场突围:从冷启动到口碑传播

创业酿酒经历简述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初期销售举步维艰,超市渠道门槛高,我们选择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策略:先在本地精酿酒吧做试饮活动,联合咖啡店推出联名款;通过小红书和抖音展示酿酒过程,打造“酿酒师日记”IP。2021年“618”期间,一款***版桂花小麦啤在电商平台售罄,日销突破3000瓶,社群复购率升至40%。

挑战与转折

2022年遭遇原料成本暴涨,被迫将瓶装酒单价上调15%,导致部分渠道流失。团队及时调整策略:推出小容量罐装降低门槛,开设“酿酒体验工坊”增加线下粘性。同时与农户签订直采协议,将成本控制权握回手中。

现状与愿景

目前品牌年营收突破500万,覆盖20+城市精酿渠道,获得两轮天使投资。未来计划建设自有酒厂,开发无醇精酿细分市场。回望创业路,最欣慰的不是数据增长,而是收到消费者留言:“喝出了手工酿造的温度”——这正是我们坚持的初心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