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白酒的分级与分类体系较为复杂,涉及国家标准、生产工艺、原料及香型等多个维度。以下是综合各来源信息的系统整理:
一、质量等级划分
1. 国家标准等级(基于GB/T 10781等标准):
2. 酒厂内部基酒分级(如大曲酒):
二、分类体系
(一)按生产工艺
1. 固态法白酒(GB/T 10781系列):
2. 液态法白酒(GB/T 20821):
3. 固液法白酒(GB/T 20822):
(二)按原料
1. 粮食酒:高粱、玉米、大米等谷物酿造,品质较高。
2. 瓜干酒:红薯等含淀粉作物酿造,成本低廉。
3. 代用原料酒:如***、米糠等副产品,品质较低。
(三)按酒曲类型
1. 大曲酒:高温曲发酵,代表如泸州老窖。
2. 小曲酒:以稻米为原料,半固态发酵,如桂林三花酒。
3. 麸曲酒:麦麸培养基发酵,产量大但风味较单一。
(四)按香型(国家标准)
1. 四大基础香型:
2. 衍生香型:凤香型(西凤酒)、芝麻香型、老白干香型等共12种。
(五)按产品档次
1. 高档酒:名酒***,如飞天茅台、梦之蓝M9,发酵与窖藏周期长。
2. 中档酒:大曲酒、杂粮酒,售价200-900元,如剑南春、习酒1988。
3. 低档酒:散装酒或液态法白酒,价格低于80元,如玻汾。
(六)按酒精度
三、选购建议
1. 看执行标准:优选GB/T 10781的固态法白酒,避开GB/T 20821/20822的酒精勾兑酒。
2. 辨香型与等级:酱香型优级酒风味复杂,浓香型一级酒性价比高。
3. 注意新标准:2025年6月起,酱香型执行GB/T 10781.4,替代旧标准GB/T 26760。
通过以上分类体系,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白酒类型,同时结合生产日期、品牌信誉等综合判断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