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解释,白酒中塑化剂超标的处罚标准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及相关规定,并结合具体案件调查结果。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回答:
一、法律处罚依据
1. 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一百二十四条
若白酒中塑化剂含量被认定为“超过食品安全标准***”,处罚标准如下:
2. 刑事处罚
若塑化剂超标被认定为“人为非法添加”,可能构成《刑法》第一百四十四条“生产、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”,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***,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。
二、判定标准的特殊性
1. 缺乏强制性国家标准
目前,我国未制定白酒中塑化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。原卫生部2014年的风险评估结果(DEHP≤5.0 mg/kg、DBP≤1.0 mg/kg)仅为参考值,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发布的《指导意见》明确其“不能作为处罚依据”。
2. 执法中的实际处理
三、企业合规建议
1. 控制污染风险
2. 应对处罚的异议途径
四、典型案例参考
当前白酒塑化剂超标的处罚需结合货值金额、超标原因(是否人为)及危害后果综合判定。企业应优先防控污染风险,监管部门则需通过现场调查确认违法事实后,再依据《食品安全法》执行处罚。若未来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,判定和处罚标准将更为明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