挥发性因素: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(乙醇)和水,其中酒精的挥发性比水更强。如果储存容器(如瓶盖)密封不严,酒精会逐渐挥发,导致酒液体积减少。高温环境会加速这一过程。度数变化:长期储存且密封不良时,酒精挥发会导致酒精度数下降,口感变淡,但若密封良好,这种现象不明显。2. 储存条件的影响
密封容器:使用玻璃瓶或专业陶坛(带有良好密封措施)储存,酒精挥发极少,酒量几乎不会减少。陶坛的微孔结构虽允许微量空气交换,但挥发量通常可以忽略。环境因素:避光、阴凉(15-20℃)、恒温的环境可最大限度减少挥发。若存放于温差大或潮湿环境中,可能加速密封材料老化,导致泄漏风险。3. 白酒的“陈化”与品质变化
化学变化:优质白酒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,通过酯化反应等过程,香味物质(如乙酸乙酯)会增加,口感更醇厚,但体积不会显著减少。“跑酒”现象:若长期储存后酒量明显减少(如瓶盖松动或瓶身破损),则称为“跑酒”,此时酒质可能已受损。4. 如何避免酒量减少?
检查密封性:定期检查瓶盖是否拧紧,尤其是老酒可用蜡封或保鲜膜加固密封。直立存放:避免酒液接触瓶盖(如侧放),以防腐蚀密封材料。避免频繁开启:长期储存的白酒尽量减少开瓶次数。白酒并非“越放越少”,密封良好且储存得当的情况下,酒量减少微乎其微,反而可能因陈化提升品质。但若密封不当,酒精挥发会导致酒量减少和口感变差。储存方法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