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秦洋酒厂是不是原来的城固酒精棉厂呢

在陕南的青山绿水间,一座酒香弥漫的工厂正以蓬勃生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。许多人好奇:如今以黄酒闻名的秦洋酒厂,是否就是曾经为医疗事业默默奉献的城固酒精棉厂?答案是肯定的。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厂,如同褪去白衣换上酒香新袍的匠人,在时代浪潮中完成了从消毒酒精到醇香佳酿的蜕变。

一、历史血脉的延续

1954年,城固酒精棉厂在汉江畔扎根,用蒸馏罐里流淌的酒精守护着万千生命。那些年,它的"呼吸"里带着刺鼻的消毒水味,双手捧出的纱布与棉球成为战疫前线的重要物资。2002年,当医疗物资生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这座工厂并未选择沉睡,而是将积累半世纪的发酵技艺注入新生命——秦洋酒厂应运而生。就像老树抽出新芽,同一片厂房里,酒精的烈性被转化为黄酒的温润。

秦洋酒厂是不是原来的城固酒精棉厂呢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生产基因的蜕变

虽然原料库房仍飘着熟悉的粮食清香,但生产线已悄然改换门庭。曾经的酒精提纯设备变身为黄酒发酵缸,温度控制仪表的参数从严谨的工业标准,转为遵循古法的"冬酿春藏"。工人们笑称:"过去我们盯着的是杀菌效率,现在琢磨的是酒曲与时间的舞蹈。"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设备更迭,而是将微生物工程升华为酿造艺术的智慧跨越。

三、匠人精神的传承

在酒厂博物馆里,泛黄的工作日志记载着两代匠人的执着。老技术员王师傅抚摸着1958年的蒸馏记录本说:"当年精准控制酒精浓度的本事,现在都用在把握酒醅糖化度上了。"质检实验室里,检测酒精纯度的气相色谱仪仍在工作,只不过分析对象从冰冷的乙醇分子,变成了蕴含300种风味物质的谢村黄酒。这种技术底蕴的延续,让传统酿造插上了现代科学的翅膀。

四、社会角色的转换

从战疫时期的"隐形卫士"到如今的"文化使者",工厂的社会使命发生了诗意转变。厂区西侧的老水塔被改造成酒文化展厅,曾经运输酒精罐的铁道小径,如今成为游客品鉴酒醴的观光廊道。但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——就像当年决不允许一个棉球带菌,现在的质检员会为0.1%的酸度偏差彻夜排查。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严谨,正是跨越时代的品质勋章。

秦洋酒厂是不是原来的城固酒精棉厂呢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五、官方认证的纽带

在陕西省档案馆的工商登记簿上,清晰记载着2002年的关键转折。编号"城企转字第017号"文件里,"酒精棉生产资质注销"与"酒类生产许可核发"在同一页纸上完成交接。当地老者指着厂门口的奠基石说:"别看名字换了,这块1980年重修的青石基座,可是连着两代厂房的魂儿。"颁发的"老字号创新示范基地"铜牌,更是为这场转型盖上了官方认可的印章。

(总结)

穿越七十载光阴,秦洋酒厂用琥珀色的酒液续写着城固酒精棉厂的生命篇章。这不是简单的更名易主,而是一场传统工业凤凰涅槃式的重生。从灭菌卫士到酿酒***的华丽转身,不仅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智慧,更演绎着"老树开新花"的产业传奇。当我们举杯品味谢村黄酒的绵长时,也是在致敬那个曾经白衣执甲、守护健康的赤子之心。

秦洋酒厂是不是原来的城固酒精棉厂呢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