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贵州省茅台酿酒厂赖茅酒

在中国白酒的浩瀚星河中,赖茅酒如同一颗不灭的恒星,自1935年诞生于贵州茅台镇起,便以独特的酱香基因与茅台酒同源共生。作为茅台集团旗下的重要品牌,赖茅不仅承载着传统酱香工艺的精髓,更以“时光的馈赠”为名,在岁月的沉淀中酿造出一代代饮者心中的经典。它既是历史长河中的见证者,也是现代白酒市场中的革新者,用一杯酒诉说着土地、风物与匠心的传奇。

百年血脉,酱香之源

赖茅酒的根,深深扎在茅台镇这片“中国酒都”的土壤中。1935年,贵阳商人赖永初收购茅台镇“衡昌烧坊”,将其更名为“恒兴酒厂”,首创“赖茅”品牌。彼时,茅台镇已有三家知名酒坊(华茅、王茅、赖茅),三者共同奠定了酱香型白酒的工艺基础。新中国成立后,三家酒坊合并为国营茅台酒厂,赖茅的酿造秘方与窖池资源亦融入茅台体系。这段历史让赖茅与茅台共享同一套地理标志、微生物群落与“12987”古法工艺,成为酱香白酒的活态遗产。

贵州省茅台酿酒厂赖茅酒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天地共酿,风土为魂

赖茅的香气,是赤水河与红缨子高粱的私语。茅台镇独有的紫红色土壤富含矿物质,为微生物发酵提供了天然温床;赤水河的水质清冽甘甜,每年端午至重阳的雨季将河岸的丹霞岩层冲刷溶解,形成酿酒所需的“赤水精华”。而本地特产的红缨子高粱,颗粒坚实、单宁丰富,经九次蒸煮仍能保持完整,成为赖茅酒体醇厚、层次丰富的关键。这种“天地人共酿”的哲学,让每一滴赖茅都烙印着不可***的风土密码。

时光雕刻,匠心为刃

若将赖茅比作一位匠人,他必是沉默而执着的“守时者”。从端午制曲到重阳下沙,从一年生产周期到五年窖藏陈化,赖茅的酿造是一场与时间的漫长对话。酒师们遵循“三高三长”法则——高温制曲、高温堆积、高温馏酒,基酒储存时间长、生产周期长、大曲贮存时间长。即使是勾调环节,也需以数十种不同年份的基酒反复平衡,最终让酒液在陶坛中沉睡,直至辛辣褪去、醇香绽放。这种近乎苛刻的耐心,成就了赖茅“入口柔、回味长”的独特魅力。

文化符号,时代新章

从国宴用酒到民间珍藏,赖茅始终是中国白酒文化的缩影。上世纪40年代,赖茅以“飞鹰牌”商标远销海外,成为外交场合的“东方名片”;2014年,茅台集团重启赖茅品牌,赋予其“国民酱香”的定位。如今的赖茅,既保留经典产品如赖茅传承蓝、端曲,又推出生肖酒、高尔夫联名款等时尚IP,在年轻消费者中掀起“酱香热”。它像一位跨越时空的使者,用传统技艺回应现代味蕾,让百年老字号焕发新活力。

贵州省茅台酿酒厂赖茅酒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品质为锚,市场为帆

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,赖茅以品质为根基,构建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。其核心产品严格执行茅台集团的质量标准,从原料筛选到出厂检测共设36道关卡,确保每一瓶酒都达到“茅台级”品控。与此赖茅精准切入300-800元价格带,填补了茅台系列酒与飞天茅台之间的市场空白。数据显示,2022年赖茅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,连续多年增长率超50%,成为酱酒赛道中“稳而快”的标杆。

未来之路,守正出奇

面对消费升级与行业调整,赖茅选择“两条腿走路”。一方面,坚守传统工艺,扩建产能至3.5万吨,打造茅台镇第二大酿酒基地;拥抱数字化浪潮,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“从高粱到酒杯”的全流程透明化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赖茅正将“健康饮酒”理念融入产品研发,探索低度化、利口化的酱香新品类,让百年技艺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共鸣。

杯中乾坤,历久弥新

贵州省茅台酿酒厂赖茅酒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赖茅酒的故事,是一曲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奏。它从历史中走来,却未囿于历史的框架;它敬畏自然法则,却敢于突破市场的边界。作为茅台家族的重要成员,赖茅不仅守护着中国白酒的根与魂,更以创新之姿开辟酱香新境界。这杯穿越时空的佳酿提醒着我们:真正的经典,既能在岁月中沉淀,亦能在变革中新生。当酒液滑过舌尖时,饮者品味的不仅是酱香的回甘,更是一个民族对匠心的永恒守望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