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资质与制度管理
检查企业资质证照是否齐全有效(如生产许可证、营业执照等)。核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、管理制度、操作规程是否完善,包括风险分级管控、隐患排查治理、应急预案等。确认职业卫生、特种设备管理、相关方合作等制度的合规性。2. 人员与培训
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是否符合要求。核查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,包括岗前培训、定期复训及应急处置演练。确保主要负责人、特种作业人员(如电工、焊工)持证上岗。3. 档案与记录
检查隐患排查台账是否完整,包括隐患描述、整改措施、验收记录等。审核职业健康档案、设备维护记录、原辅料采购及检验报告等。4. 应急管理
验证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更新情况,包括应急物资储备、逃生通道标识、定期演练等。二、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
1. 设备设施安全
特种设备(如锅炉、压力容器、电梯)的定期检验与维护。生产设备(如蒸馏设备、储罐、管道)的防泄漏、防爆措施。电气系统防触电、防短路保护,接地装置是否可靠。2. 作业环境与操作行为
检查生产车间、罐区、坛区的通风、防火防爆措施。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,避免违规作业(如未佩戴防护用具、酒后上岗)。有限空间作业管理,包括有毒气体检测、作业审批流程等。3. 危险源与污染物控制
酒精储罐区防静电、防雷击措施。监测工业粉尘(如粮食粉碎环节)的防爆和清理。检查塑化剂、甲醇、等有害物质的***控制。4. 消防安全与职业卫生
消防设施(灭火器、消防栓、烟雾报警器)的配置与有效性。职业卫生防护(如防毒面具、噪声防护、高温作业防护)是否到位。三、重点环节专项排查
1. 原辅料与工艺流程
原辅料采购的合规性,杜绝使用工业酒精等非食品原料。液态法白酒冒充固态法白酒的违规行为检查。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使用、污染物排放的合规性。2. 流通环节管理
散装白酒标签标识是否规范(如酒精度、生产日期、厂家信息)。流通环节的索证索票、进货查验记录是否完整。3. 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
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,如厂区排水系统、危化品存储区域的防洪措施。四、持续改进与监管要求
企业需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效果评估,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闭环管理。监管部门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,重大隐患需上报并跟踪销号。引用标准与规范
国家标准:GB 2757-2012(卫生标准)、GB/T 10346-2006(包装与运输)。行业标准:AQ/T 7006-2012(白酒企业安全管理规范)。地方标准:DB37/T 3148-2018(山东省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)。通过上述多维度排查,可系统降低白酒企业生产安全风险,保障人员健康与产品质量。具体实施可参考《DB37/T 3148-2018》《AQ/T 7006-2012》等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