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酒精度数与酒的类型
高度白酒(50度以上):酒精本身具有防腐作用,微生物难以生存。若为纯粮酿造且密封良好,理论上可以长期保存,但口感可能变得柔和,部分香气会挥发。低度白酒(40度以下):酒精含量较低,长期存放可能导致酒体变淡、酸味增加,甚至因微生物滋生而变质,不建议饮用。2. 储存条件
密封性:瓶盖或瓶口若出现腐蚀、松动,可能导致酒精挥发和外界污染,酒质可能变差。环境因素:需避光、恒温(15-20℃为宜)、防潮。光照和高温会加速酯类物质分解,导致味道寡淡;湿度波动可能滋生霉菌。存放姿势:直立存放可减少酒液与瓶盖接触,避免金属或塑料瓶盖被腐蚀。3. 酒的品质与工艺
勾兑酒:添加了香精或食用酒精的低端酒,长期存放易出现杂味,口感可能恶化。纯粮固态发酵酒:更适合陈放,但低价酒可能因原料或工艺问题,长期存放后风味提升有限。4. 安全性与感官判断
变质迹象:若出现浑浊、沉淀、异味(如酸馊味),或酒液明显减少(酒精挥发),则不宜饮用。健康风险:高度酒未变质时无健康风险,但低度酒若密封不佳可能滋生细菌。若为50度以上纯粮酒且保存完好(密封、避光、恒温),二十年后仍可饮用,但风味可能不如新酒;若是低度酒或保存不当,则可能已变质,不建议饮用。对于二十元价位的白酒,更需谨慎评估其工艺和储存条件,通常建议在10年内饮用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