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三种香型辨别方法是什么样的

一、感官特征对比

1. 香型

  • 香气: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,比例协调,呈现清新果香(如苹果香)或淡淡青草香,无复杂层次。
  • 口感:入口清爽甘冽,酒体纯净,余味干净无杂味,类似“一清到底”的风格。
  • 代表酒:山西汾酒、牛栏山二锅头。
  • 2. 浓香型

    白酒三种香型辨别方法是什么样的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香气:以己酸乙酯为核心,辅以丁酸乙酯、乳酸乙酯等,香气复杂浓郁,带有窖泥香、粮香及果香(如菠萝、香蕉)。
  • 口感:绵甜醇厚,入口柔和,饮后杯底留有酒糟的轻微酸味。
  • 代表酒:泸州老窖、五粮液。
  • 3. 酱香型

  • 香气:以酱香(类似豆类发酵香)为主,伴有焦香、糊香及花果香,空杯留香持久,呈现“前香优雅、后香醇厚”的复合香气。
  • 口感:醇厚粘稠,略带焦苦感,回味悠长且层次丰富。
  • 代表酒:茅台、郎酒。
  • 二、工艺与原料差异

    1. 发酵容器与曲种

  • 清香型:采用地缸发酵,隔绝泥土杂菌,使用中低温大曲(50℃以下),发酵周期约28天。
  • 浓香型:泥窖发酵,窖池越老微生物越丰富,使用中高温大曲(50-60℃),发酵周期45-90天。
  • 酱香型:石窖泥底发酵,高温大曲(60-70℃),采用“12987”工艺(1年周期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)。
  • 2. 原料与出酒率

    白酒三种香型辨别方法是什么样的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清香型:单一高粱为主,出酒率高,成本较低。
  • 浓香型:多粮(高粱、大米、糯米等)混合,续糟工艺提升香气复杂度。
  • 酱香型:红缨子高粱为主,支链淀粉含量高,耐多次蒸煮,5斤粮产1斤酒,成本最高。
  • 三、理化指标与鉴别技巧

    1. 执行标准号

  • 清香型:GB/T 10781.2
  • 浓香型:GB/T 10781.1
  • 酱香型:GB/T 26760
  • 2. 实用鉴别方法

  • 搓手法:滴酒于掌心搓热,清香型散发单纯粮香,浓香型有窖泥味,酱香型带焦糊香。
  • 冷藏法:酱香型低温下析出絮状脂类物质,加热后消失;勾兑酒无此现象。
  • 酒花观察:酱香型酒花细密且消失慢,浓香型次之,清香型较稀疏。
  • 四、适用场景与人群

  • 清香型:适合初次接触白酒者,搭配清淡菜肴(如凉拌菜)。
  • 浓香型:宴会首选,香气浓郁适配重口味菜肴(如川菜)。
  • 酱香型:适合资深酒友品鉴,搭配红烧肉等油脂丰富的食物。
  • 通过感官体验(香气、口感)、工艺特征(发酵容器、原料)及理化标准(执行标准号)可有效区分三大香型。实际鉴别时,可结合搓手法、冷藏法等辅助技巧,进一步提升准确性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