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古法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和合酒

在中国酱酒核心腹地茅台镇赤水河蜿蜒流淌的臂弯中,贵州古法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如同一棵扎根千年的古树,用匠心和岁月酿出了一款承载东方智慧的和合酒。这款酒不仅是高粱与微生物的共舞,更是“和而不同”哲学的物质化身,它将儒家礼序与道家自然相融,在杯盏间传递着天人合一的东方意境。

传承千年的工艺密码

和合酒的酿造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。在茅台镇特有的紫红泥窖池中,酿酒师们严格遵循“12987”古法工艺——1年生产周期、2次投粮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、7次取酒,如同解开一串传承千年的密码锁。每一轮蒸煮时升腾的雾气里,都藏着北魏古井的甘冽和宋代窖池的醇香(网页6、网页10)。这些源自明代的窖泥,经过500余年微生物菌群的驯化,早已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,像一位沉默的酿酒宗师,默默守护着酒醅的蜕变。

古法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和合酒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然馈赠的生态密码

赤水河的清流如同母亲的乳汁,滋养着茅台镇特有的红缨子糯高粱。这种高粱颗粒坚实如丹砂,单宁含量比普通品种高出30%,在九次蒸煮中释放出特有的坚果香(网页10、网页13)。酿酒师们遵循“粮为酒之骨”的古训,每年重阳下沙时,以赤水河涨落的潮汐为信号,让高粱在恰好的湿度中苏醒。而酒曲中的137种微生物菌群,则在40℃的曲房里悄然繁衍,将小麦中的淀粉转化为300余种呈香物质,宛如自然界最精妙的交响乐团。

天人合一的文化密码

和合酒的陶坛上,阴阳双鱼纹饰暗合着“致中和”的东方智慧。在五年窖藏过程中,酒体经历着神奇的“分子重构”——醛类物质下降53%,酯类成分增加2.8倍,辛辣逐渐转化为绵柔(网页12、网页13)。这种蜕变恰似道家“柔弱胜刚强”的哲学实践。而勾调环节更像文人作画,首席勾调师以七轮基酒为颜料,在味觉的宣纸上渲染出“前调如兰、中段含蜜、尾韵藏木”的三重意境,让每滴酒都成为可品的诗篇。

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

面对现代工业浪潮,这家守艺企业展现出惊人的智慧。他们将蒸馏余热转化为厂区供暖,使能耗降低40%;投资建设的生态湿地,让酿酒废水经过17道工序净化后可达饮用水标准(网页4、网页6)。更令人称道的是“酒糟生态链”——酿酒废渣转化为有机饲料,养殖的赤水河鱼又成为酒厂食堂的佳肴,真正实现了“从土地中来,回土地中去”的循环。

古法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和合酒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文化传播的味觉使者

当和合酒亮相国际酒展时,其东方美学的呈现令人惊叹:水晶酒樽形似商周青铜器,木盒包装镌刻《道德经》章句。但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,更是文化的对话——酿酒师特意保留的0.3%苦味物质,恰似中国哲学中“苦尽甘来”的生命隐喻(网页10、网页12)。在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上,评委们从这款酒中品出了“东方智慧的液态表达”,其获得的特别文化传承奖,标志着中国白酒正在从地理标识升华为文化标识。

杯中日月长,和合天地宽

贵州古法酿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和合酒,是匠人用时光雕刻的活化石,更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成功范例。它证明真正的守正创新,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***,而是让古老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生。当世界在酒杯中看见中国酿酒师对自然的敬畏、对传统的坚守、对创新的追求,这琥珀色的琼浆便超越了饮品的范畴,成为文明对话的特殊语汇。未来,这瓶从赤水河畔走出的和合酒,将继续以“和而不同”的东方智慧,在世界的味觉版图上书写中国酿造的诗篇。

古法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和合酒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