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散装白酒为什么便宜了很多呢怎么回事啊

1. 原材料成本降低

  • 粮食价格波动白酒主要原料(如高粱、小麦)近年供应充足,价格稳中有降。例如,2022年部分产区粮食丰收,叠加国际粮价走低,直接压低了酿酒成本。
  • 替代原料使用:部分小酒厂采用玉米、薯类等低价替代品,进一步压缩成本,但可能影响口感。
  • 2. 生产端竞争加剧

  • 产能过剩:中小酒厂盲目扩产,导致市场供大于求。据行业数据,2023年散酒产能利用率不足60%,库存积压迫使降价清货。
  • 技术升级:蒸汽酿酒设备普及降低能耗,出酒率提升20%-30%,单位成本下降。
  • 3. 政策与监管影响

  • 税收优惠:部分产区为扶持地方产业,对小微酒企减免消费税(如税率从20%降至10%),让利空间增大。
  • 质量监管趋严:2021年《白酒工业术语》新国标实施,要求使用粮谷酿造,部分勾调酒无法以“白酒”名义销售,低价处理库存。
  • 4. 消费市场变化

  • 需求萎缩:年轻群体酒类消费占比中,白酒从2018年的60%降至2023年的42%,转向啤酒、精酿、低度酒。
  • 品牌化挤压:牛栏山、老村长等瓶装光瓶酒价格下探至15-20元,与散装酒价差缩小,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有品牌保障的产品。
  • 5. 渠道变革

  • 电商直营冲击:拼多多、社区团购等平台砍掉中间商,散酒流通成本降低约15%。例如,传统渠道加价率50%,电商可压缩至30%。
  • 现酿模式兴起:酒坊现酿现卖模式省去包装、运输成本,单价可比瓶装酒低40%。
  • 深层影响与风险

  • 价格战不可持续:部分酒厂通过降低酒精度(如从52度降至45度)或勾调食用酒精降低成本,长期可能损害行业信誉。
  • 区域分化明显:四川、贵州等主产区散酒价格降幅较小(约10%),而北方非核心产区降幅超30%,反映品质差异。
  • 建议消费者购买时注意生产许可证、原料表及质检报告,避免购买三无产品。行业未来或通过品质分级、地理标志认证等方式重构价格体系。

    散装白酒为什么便宜了很多呢怎么回事啊-图1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