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原材料:
1. 淀粉质或糖类农作物
常见原料:玉米、小麦、马铃薯、木薯、甘蔗、甜菜等。作用:通过发酵将淀粉或糖分转化为乙醇(酒精)。2. 水
用于调节酒精浓度(医用酒精通常为75%体积浓度),需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以保证无杂质。3. 微生物(酵母菌)
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。生产工艺流程:
1. 发酵
原料经粉碎、蒸煮后,加入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,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。2. 蒸馏提纯
通过蒸馏将发酵液中的乙醇浓度提高至约95%(工业酒精),再进一步脱水处理(如分子筛吸附)得到高纯度乙醇。3. 调配与灭菌
将高浓度乙醇稀释至75%,并过滤灭菌,确保符合《中国药典》或国际医用标准(如无甲醇、重金属等有害杂质)。质量控制要点:
甲醇含量:必须低于0.1%(甲醇有毒,需严格检测)。浓度精度:75%±5%的乙醇溶液杀菌效果最佳。生产环境:需符合GMP(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标准。扩展知识:
替代原料:部分国家利用废糖蜜(制糖业副产品)或纤维素类生物质(如秸秆)生产乙醇,但医用级需更高纯度。环保考量:发酵法相对乙烯水化法(石化路线)更可持续,但需平衡粮食安全与工业需求。医用酒精的核心原料是可发酵的农作物,生产过程需兼顾纯度与安全性,最终产品需符合严格的医药卫生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