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品白酒词语

以下是品鉴白酒时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分类,结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,涵盖感官描述、香气特征、口感体验等多个维度,帮助您更专业地描述白酒品质:

一、基础品鉴术语

1.

品白酒词语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形容酒体入口柔和、饱满,无***感,如丝绸般顺滑。优质白酒的绵柔感源于精细工艺与陈化。

2.

并非糖分的甜,而是酒液在口腔中自然回甘,源于多元醇等物质,需细品方能察觉。

品白酒词语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

酒体爽滑干净,不粘口、无杂味,体现原料纯净与工艺严谨。

4.

品白酒词语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香气层次丰富,包含粮香、窖香、花果香等,留香时间越长、越协调则品质越高。

5.

酒体醇厚浓郁,香气与味道饱满,常见于陈年老酒或优质基酒。

6.

强调原料纯粮酿造,无添加杂味,口感纯净。

7. 醇和

酒体均匀协调,无分层或突兀***感,入口柔顺。

8.

余味饱满持久,层次感强,体现酒体复杂度与陈年潜力。

9.

饮后口腔清爽舒适,无燥辣感,适合佐餐。

10. 不上头

优质白酒的典型特征,因杂质少、工艺严谨,饮后无头痛等不适。

二、感官细分术语

1. 外观描述

  • 清亮:酒液透明无杂质。
  • 晶亮:如水晶体般高度透亮。
  • 微黄:陈年酱香型白酒的典型特征。
  • 2. 香气分类

  • 酱香:焦香、糊香、熏香的复合香气(如茅台酒)。
  • 窖香:窖池发酵产生的浓郁香气(如五粮液)。
  • 陈香:长期贮存形成的成熟香气,多见于老酒。
  • 溢香/喷香:香气从杯中溢出或入口后充满口腔的体验。
  • 3. 口感维度

  • 入口柔:酒液初触舌尖的柔和感。
  • 落口甜:咽下时舌根感受到的甘甜。
  • 回味悠长:饮后口腔余香持久,层次分明。
  • 尾净:酒液下咽后干净无杂味。
  • 三、香型专属评语

    1. 酱香型(茅台、郎酒)

  • 评语:微黄透明、酱香突出、幽雅细腻、空杯留香持久。
  • 2. 浓香型(五粮液、泸州老窖)

  • 评语:窖香浓郁、绵甜醇厚、尾净爽口。
  • 3. 清香型(汾酒)

  • 评语:清香纯正、余味净爽。
  • 4. 米香型(桂林三花酒)

  • 评语:蜜香清雅、入口绵甜。
  • 5. 兼香型(白云边、玉泉酒)

  • 评语:酱中带浓或浓中带酱,诸味协调。
  • 四、品鉴步骤术语

    1. 观色:观察酒液透明度与色泽(如“晶亮”“微黄”)。

    2. 闻香:分前香、中香、后香,嗅闻杯中香气变化。

    3. 品味:分“抿、咂、呵”三步,感受入口、落口与回香。

    4. 空杯留香:饮后嗅杯底香气,优质酱香酒可隔夜留香。

    实用技巧

  • 品酒环境:避免强光、异味干扰,空腹时更易捕捉细腻风味。
  • 术语搭配:如“绵甜爽净”综合描述柔和、甘甜、清爽的复合体验。
  • 通过掌握这些术语,您不仅能提升品鉴专业性,还能更精准地表达对不同白酒的体验。建议结合实践,逐步培养对酒体层次与香气的敏感度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