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透气性
由天然黏土低温烧制(700-1000℃),结构疏松,透气性较好。
优点:适合需要“呼吸”的酒类(如黄酒、米酒),有助于酒体与外界微量氧气交换,促进陈化,口感更柔和。
缺点:长期存放易挥发,酒精度较高的白酒可能因透气性导致香气流失。
高温烧制(1200℃以上),表面通常施釉,质地致密。
优点:密封性强,适合长期封存高度白酒(如酱香型、浓香型),减少酒精挥发,锁住香气。
缺点:透气性差,不适合需氧化发酵的酒类。
2. 耐用性与密封性
3. 适用场景
4. 价格与维护
5. 其他因素
陶瓷酒坛通常工艺精细,釉色多样(青花、彩绘等),更适合作为装饰品;土陶则风格粗犷质朴。
土陶常用于传统酿酒工艺,具有地域文化特色(如四川土陶酒坛);陶瓷更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。
总结建议
若条件允许,可两者结合:用土陶短期发酵,再用陶瓷长期封存。购买时注意检查酒坛的完整性(无裂缝、气孔),并做好密封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