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尝试/少量制作:推荐 1-2升 的瓶子。适合泡制少量药材或水果(如枸杞、杨梅),避免浪费且便于调整配方。常规家用:建议 3-5升。适合家庭日常饮用,可容纳较多材料(如人参、青梅),同时避免频繁补充。长期存放/大量制作:选择 5-10升 以上的瓶子。适合泡制需长时间陈化的药材酒(如蛇酒、鹿茸酒),或批量制作果酒(如葡萄酒)。2. 材质建议
玻璃瓶:首选透明耐热玻璃,便于观察酒体变化,但需避免阳光直射。适合家庭固定存放。陶瓷罐:传统泡酒容器,避光性好,但需确保内壁无铅釉,密封性可能稍差。不锈钢罐:耐摔耐用,适合需要移动或户外环境,但无法观察内部。3. 关键注意事项
预留膨胀空间:装瓶时保留 20%-30% 空余容量,尤其是水果酒(如荔枝、葡萄)会发酵产气,避免溢出或爆瓶。密封性:优先选择带橡胶圈的螺旋盖或硅胶塞,木塞需定期检查是否密封。清洁与消毒:使用前用沸水或酒精彻底消毒,尤其水果酒易滋生细菌。4. 场景化推荐
果酒(短期饮用):3-5升带排气阀的玻璃瓶,方便释放发酵气体。药酒(长期储存):5升以上深色玻璃瓶,避光保存减少氧化。便携需求:分装至500ml小瓶,便于携带且减少大瓶频繁开启。5. 经济性建议
预算有限可选择食品级塑料桶临时使用(仅限短期,不建议长期),但长期泡酒仍推荐玻璃或陶瓷。网购时搜索“泡酒瓶+容量”,对比价格时注意是否含配套滤网、龙头等配件。示例计算
若配方需 1kg材料+5L酒,建议选 7L瓶(1kg材料体积约1.5L,酒5L,总计需6.5L,加预留空间后选7L)。
总结: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容量,优先保证密封和清洁,初次建议中小瓶试错,熟练后可逐步升级容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