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路青稞酒厂,这片扎根于雪域高原的酿酒热土,正向着每一位心怀热忱的追梦人张开双臂。从酿造车间到研发实验室,从市场前线到文化传承,企业以"青稞为魂,匠心为脉"的信念,期待与志同道合者共同书写高原酒业的传奇篇章。
百年技艺,创新传承
青稞酒不仅是饮品,更是高原文明的活化石。在这里,古法酿造与现代科技如同双螺旋结构般交织:老师傅手把手传授"三蒸三酿"的独门绝技,年轻团队则用微生物图谱技术优化发酵曲线。招聘不仅寻找能背诵工艺流程的匠人,更渴求能解构传统、重构价值的破壁者——比如去年入职的藏族姑娘卓玛,她将唐卡艺术融入酒瓶设计,让产品成为流动的文化博物馆。
多维岗位,精准匹配
从原料筛选师到酒体设计师,从非遗讲解员到电商操盘手,酒厂为不同基因的人才准备专属土壤。车间需要能辨别青稞颗粒饱满度的"黄金瞳",实验室招聘擅用大数据预测风味趋势的"未来先知",文旅部寻觅能让消费者通过VR穿越青稞田的"时空导游"。就连食堂都在招募通晓药膳配方的营养师——毕竟,酿酒人的健康才是佳酿的源头。
成长沃土,双向赋能
新员工将踏上螺旋式成长阶梯:前三个月在海拔3800米的种植基地感知青稞的生命律动,半年后赴江南大学酿酒研究院深造,两年内可申请"匠人基金"自主立项创新课题。当90后调酒师扎西用青稞酒基研发的鸡尾酒登上国际赛事领奖台时,企业同步收获了产品革新与人才蜕变。
高原情怀,人文温度
这里的工作服口袋永远装着抗高原反应的藏红花茶,年度体检包含心肺功能专项筛查,除夕夜酿酒车间会飘起牦牛肉火锅的香气。更令人心动的是"文化保育假"——每位员工每年可带薪参与藏区非遗保护项目,去年市场部小王就在采风途中发现了濒临失传的祝酒歌谣,现已成为产品发布会固定节目。
绿色基因,责任共生
招聘公告里藏着特别的"生态承诺书":酿造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灌溉青稞田,酒糟变身生物燃料供给周边村落,包装材料选用可降解的荨麻纤维。应聘者若提出"在厂区安装鸟类监测站"或"建立碳排放可视化系统"等方案,将在面试评分中获得"生态慧眼"加分项。
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酒厂里,每个岗位都是文化基因的守护者、技术革命的弄潮儿。天路青稞酒厂招聘不是简单的人才筛选,而是在寻找能听懂青稞拔节声、能触摸高原心跳的同行者。当求职者递交简历时,实际是在回应雪域深处那穿越千年的酒香召唤——在这里,每一滴酒都将铭刻奋斗者的温度,每一次呼吸都在续写人与自然的共生传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