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抖音上直播卖酒怎么那么便宜呢

深夜刷到一瓶红酒只要9.9元,主播喊着“全网最低价”时,你是否也忍不住点进直播间?这些看似“击穿地板”的白酒、红酒、果酒,背后藏着一条从生产到流通过程中的“价格魔术链”——它们能便宜,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

一、供应链:砍掉“中间商”的暴利

直播间的酒水大多来自代工厂的“贴牌定制”。品牌方省去了研发、仓储和实体渠道费用,只需对接酒厂灌装贴标,甚至直接批发市场采购散装酒重新包装。一瓶标价299元的“法国进口红酒”,实际可能是河北昌黎产区30元成本的贴牌货,直播间以99元卖出仍能赚取暴利。这种“工厂—直播间—消费者”的扁平化链路,让价格水分被挤掉了60%以上。

二、流量:用低价酒“钓”高净值客户

直播间里9.9元的果酒、19.9元的“茅台镇酱香酒”其实是“钩子产品”。这些亏本促销的酒水承担着筛选用户的功能——下单者会被标记为“酒类兴趣用户”,后续推送单价更高的定制礼盒、年份原浆等产品。某头部直播间数据显示,低价酒带来的用户中,有23%会在三个月内复购千元以上商品,这才是利润的真正来源。

抖音上直播卖酒怎么那么便宜呢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、话术:制造稀缺幻觉的心理学游戏

“最后100单!厂家亏钱冲销量!”这类话术本质是制造紧迫感。主播常手持“海关报关单”“质检报告”增强可信度,实际上报关单可能是其他商品的复印件,检测报告可能只针对基础安全指标。当主播喊出“这价格我们每单倒贴50元”时,贴钱或许是事实,但贴钱换来的用户数据和流量曝光,远比亏损更有价值。

四、成本:看不见的“减法艺术”

低价酒的压缩成本藏在细节里:号称“实木包装”的礼盒可能用纸板压花仿制;标称“十年陈酿”的白酒或许用食用酒精勾兑;所谓“买一送六”的赠品,可能是成本0.8元的玻璃分酒器、1.2元的劣质开瓶器。某直播间热卖的“198元6瓶法国AOC红酒”,实际单瓶成本(含物流)不足15元,利润率仍超400%。

五、监管:游走在合规边缘的“真空区”

直播卖酒的监管存在明显盲区。主播常以“现场开瓶试饮”规避假酒举报,但试饮的可能是真酒,发货的却是劣质品;标注“茅台镇”而非“茅台”的文字游戏屡见不鲜;更有商家利用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规则,在退货商品中混入仿品二次销售。据行业调查,约有37%的直播间酒水存在虚标产地、年份或酒精度行为。

抖音上直播卖酒怎么那么便宜呢-图2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当直播间的主播举杯高喊“这价格你绝对找不到第二家”时,消费者或许真该相信——因为这条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“魔术链条”,早已把品质、服务和真实性悄悄换成了价格牌上的那个惊人数字。便宜未必是假,但便宜背后的代价,可能需要用开瓶后的失望,甚至健康风险来偿还。

抖音上直播卖酒怎么那么便宜呢-图3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