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刑事责任
1. 驾驶人责任:酒驾致人死亡可能构成《刑法》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,驾驶人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2. 同餐者责任:若无教唆、强迫饮酒或协助酒驾行为,同餐者通常不构成刑事犯罪。
二、民事责任
根据《民法典》侵权责任编,责任认定取决于以下要点:
1. 过错责任原则(第1165条)
若同餐者明知对方饮酒且计划驾车,却未履行劝阻义务(如未提醒、未安排代驾),可能因“未尽合理注意义务”被认定存在过错,需承担部分民事赔偿责任。
2. 因果关系认定
需证明同餐者的不作为(如未劝阻)与死亡结果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。例如,若能证明即使劝阻也无法避免酒驾,则责任可能减轻或免除。
3. 自甘风险(第1176条)
若死者明知酒驾危险仍主动为之,可能减轻其他责任人赔偿比例,但需结合具体证据判断。
三、实务要点
四、建议措施
1. 聚餐时若发现他人饮酒后欲驾车,应积极劝阻并协助安排交通方式(如代驾、出租车)。
2. 保留相关证据(如聊天记录、证人证言)以证明已尽注意义务。
在所述情形中,未饮酒的同餐者若无过错行为(如未明知对方酒驾或已尽劝阻义务),通常无需承担法律责任;若存在过失,则可能按过错比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但刑事责任一般不存在。具体案件需结合证据由***综合裁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