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BLOG

白酒的香型分类五大香型区别

白酒的香型分类是中国白酒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,不同香型因原料、工艺和风味的差异而形成独特风格。以下是五大基础香型的主要区别及特点:

1. 酱香型

代表品牌:贵州茅台、郎酒

白酒的香型分类五大香型区别-图1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原料:以高粱为主,小麦制曲,强调“红缨子糯高粱”的使用。

工艺

  • 遵循“12987”工艺(一年周期、两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)。
  • 高温制曲(65-68℃)和堆积发酵,发酵周期长(半年以上),陈酿需3年以上。
  • 口感:酱香突出,带有焦香和花果香,酒体醇厚,空杯留香持久。典型风味成分包括4-乙基愈创木酚和糠醛。

    白酒的香型分类五大香型区别-图2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  2. 浓香型

    代表品牌:泸州老窖、五粮液

    原料:多粮混合(高粱、小麦、大米、玉米等),以高粱为主。

    工艺

    白酒的香型分类五大香型区别-图3
    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泥窖固态发酵,强调“千年老窖万年糟”,发酵周期约1个月。
  • 混蒸续糟工艺,产生丰富的己酸乙酯(主体香)。
  • 口感:窖香浓郁,入口绵甜,尾净余长。酸酯比例协调,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辅助香气。

    3. 清香型

    代表品牌:山西汾酒、宝丰酒

    原料:高粱为主,辅以大麦、豌豆制曲。

    工艺

  • 清蒸清糟工艺,地缸发酵(隔绝泥土杂味),发酵期短(21天左右)。
  • 强调“一清到底”,避免杂菌污染。
  • 口感:清香纯正,醇甜柔和,余味爽净。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结合形成主体香。

    4. 米香型

    代表品牌:桂林三花酒、长乐烧

    原料:大米为主,小曲糖化发酵。

    工艺

  • 半固态发酵,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,蒸馏后直接陈酿。
  • 工艺简单,发酵周期短。
  • 口感:蜜香清雅,入口柔绵,回味怡畅。β-苯乙醇和乳酸乙酯为主要香气成分。

    5. 其他香型

    涵盖类型:凤香型、兼香型、董香型(药香型)、芝麻香型等。

    代表品牌

  • 凤香型:西凤酒(高粱为原料,土窖发酵,酒海贮存)。
  • 兼香型:白云边(浓酱协调)、玉泉酒(浓中带酱)。
  • 董香型:董酒(加入中药材制曲,药香突出)。
  • 工艺特点:融合多香型工艺,如董酒采用大小曲并用,芝麻香型需高温堆积。

    香型差异总结

    | 香型 | 主体香成分 | 发酵容器 | 典型口感特征 |

    |--||-|-|

    | 酱香型 | 4-乙基愈创木酚 | 石窖/泥窖 | 酱香醇厚,空杯留香 |

    | 浓香型 | 己酸乙酯 | 泥窖 | 窖香浓郁,绵甜协调 |

    | 清香型 | 乙酸乙酯 | 地缸 | 清爽纯净,余味干净 |

    | 米香型 | β-苯乙醇 | 陶缸/水泥池 | 蜜香清雅,柔顺甘冽 |

    | 其他香型 | 复合香气(如药香、芝麻香) | 多样化(土窖、酒海等) | 风格各异,如凤香型“清而不淡,浓而不酽” |

    扩展说明

  • 香型演变: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首次确立四大基础香型(酱、浓、清、米),后逐渐扩展至十二种。
  • 新国标动态:2025年将实施新版《酱香型白酒》国家标准,新增“果香”“烘焙香”等感官描述,强化消费者感知。
  • 通过以上分类,可清晰辨识不同香型的核心差异,帮助消费者根据个人偏好选择适合的白酒类型。

    分享:
   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    发表列表
    请登录后评论...
    游客 游客
    此处应有掌声~
    评论列表
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