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特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,产自江西省樟树市(古称临江镇),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酿造工艺。以下是关于四特酒由来的详细介绍:
1. 历史起源
四特酒的酿造传统与江西樟树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。樟树自古有“药都”“酒乡”之称,得益于赣江流域的优质水源和湿润气候,当地酿酒业兴起于宋代,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。
2. 名称由来
“四特”之名源于其酿造工艺和品质的四大特色:
1. 特在原料:选用整粒赣鄱大米(非碎米),米香浓郁。
2. 特在窖池:以江西特有的红褚条石垒砌窖池,兼具泥窖(生香)和石窖(保香)优势。
3. 特在工艺:融合酱香、浓香、清香三种香型工艺,独创“续渣混蒸、三进四出”工序,形成“特香型”白酒(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)。
4. 特在风味:酒体醇厚,香气层次丰富,兼具清香、酱香、米香的复合香型,口感“幽雅舒适、诸香协调”。
3. 工艺与文化传承
4. 四特酒的文化地位
四特酒凭借独特工艺和历史积淀,被誉为“江西酒王”,其酿造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如今,四特酒不仅是中国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,更成为融合传统技艺与地域文化的象征。
总结来看,四特酒的“四特”之名既是品质的凝练,也是数百年工艺传承的体现,承载着江西酒文化的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