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品牌归属需确认
茅台集团旗下有多个子公司(如保健酒业公司、技术开发公司等),部分子公司会推出“窖藏”系列产品(例如茅台醇窖藏1998/2008)。若“窖藏1935”属于此类正规子公司生产,则属于集团开发的系列酒,并非杂牌,但需注意其与茅台股份公司核心产品(如飞天茅台、茅台1935)的定位差异。
若生产厂家与茅台集团无关,且品牌知名度低、缺乏市场沉淀,则可能属于中小酒厂产品,需进一步考察其资质和口碑。
2. 警惕“碰瓷”现象
“窖藏+年份”是白酒行业常见命名方式,但需注意与茅台股份公司的高端产品“茅台1935”区分。部分小厂可能通过相似名称或包装设计混淆消费者,此类产品虽未必是假酒,但可能存在品牌误导,需谨慎选择。
3. 判断杂牌的关键点
查看酒瓶标签上的生产厂家、许可证编号等信息,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厂家资质,确认是否为正规注册企业。
杂牌酒通常流通渠道有限(如仅限电商小店铺或非授权经销商),且用户评价较少或褒贬不一。正规品牌产品在主流平台(官方旗舰店、大型商超)有稳定销售。
若宣称“高端陈酿”但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同类产品(如百元内标榜“窖藏10年”),需警惕品质虚标。
4. 消费者建议
通过官方旗舰店、授权经销商或知名电商自营渠道购买,避免来源不明的产品。
窖藏年份需结合酒厂工艺和存储条件判断,非知名品牌的“年份酒”可能存在宣传水分。
茅台股份公司(核心产品如飞天茅台、茅台1935)与集团子公司产品(如茅台醇、白金酒)定位不同,后者价格和品牌溢价通常较低。
若“窖藏1935”为茅台集团子公司生产的系列酒,则属于正规产品但非核心线;若为无名小厂生产且缺乏透明信息,则可能归类为杂牌。建议消费者核对具体生产信息,并结合渠道和价格理性判断,避免被名称误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