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法律层面
1. 禁止无证销售
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和《酒类流通管理办法》,未取得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的自酿白酒属于非法产品,禁止上市流通。私人作坊或个体酿造的白酒若无合法资质,销售行为违法。2. 农村自用例外
部分农村地区允许家庭自酿白酒供个人或家庭使用,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销售(如网络平台、私下交易等)。二、安全风险
1. 工艺隐患
甲醇超标风险:自酿过程中若蒸馏温度控制不当,可能导致甲醇含量超标(国标要求甲醇≤0.6g/L),严重时可致失明或死亡。卫生问题:缺乏专业设备易滋生杂菌,产生有害物质(如高级醇、等)。2. 质量不可控
2021年云南某地曾发生自酿酒致5人甲醇中毒事件,检测显示甲醇含量超国标8倍,凸显非正规生产的危险性。三、现状与监管
1. 线上打击严格
主流电商平台已屏蔽"自酿白酒"等关键词,但仍有部分通过隐晦描述(如"农家土酒""粮食原浆")私下交易。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查处相关案件超1200起。2. 线下灰色地带
据行业协会数据,约30%的县乡集市存在无证酒类摊贩,多以散装形式售卖,但抽样合格率不足50%。四、建议措施
1. 购买选择
优先选购带有GB/T10781.1(浓香型)、GB/T26760(酱香型)等国家标准代码的产品,确保经过质检。2. 自酿注意事项
若家庭自酿,需使用食品级发酵容器,蒸馏时严格分离头酒(前1-2%馏出液甲醇集中),建议送检至市场监管局下属技术机构(费用约200-500元)。3. 举报渠道
发现非法销售可拨打12315投诉,依据《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》,查实后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。目前自酿白酒的非法销售仍存在但风险极高,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。若出于兴趣自酿,务必遵守“仅供自用”原则,并做好安全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