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白酒的酿造方法主要根据生产工艺和国家标准进行分类,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按生产工艺分类
1. 固态发酵法
特点:以高粱、小麦等粮食为原料,采用传统固态糖化、发酵、蒸馏工艺,不添加食用酒精及非发酵物质。代表香型:酱香型(如茅台)、浓香型(如五粮液)、清香型(如汾酒)等。国家标准:如GB/T 10781(浓香、清香等)、GB/T 26760(酱香型)等。2. 液态发酵法
特点:以液态发酵(类似酒精生产)为基础,通过串香、调香等工艺制成,成本较低,但风味较单一。国家标准:GB/T 20821(液态法白酒)。3. 固液结合法
特点:固态法白酒(≥30%)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勾调而成,兼具固态发酵风味和成本优势。国家标准:GB/T 20822(固液法白酒)。二、按发酵剂(曲种)分类
1. 大曲法
以大麦、小麦或豌豆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,发酵周期长(如酱香型需8轮次发酵),酒体醇厚复杂。2. 小曲法
以米粉或米糠制成的小曲(含根霉、酵母)发酵,出酒率高,口感清爽,如米香型白酒。3. 麸曲法
以麸皮培养的纯种霉菌为曲,发酵时间短,成本低,多用于低端白酒或调味酒。三、按香型与工艺细分
1. 酱香型(如茅台)
工艺特点:高温制曲、堆积发酵、多轮次蒸煮取酒(“12987”工艺)。2. 浓香型(如五粮液)
工艺特点:泥窖固态发酵、混蒸混烧、续糟配料。3. 清香型(如汾酒)
工艺特点:地缸发酵、清蒸清烧,强调“一清到底”。4. 其他香型
如米香型(小曲半固态)、凤香型(泥窖+酒海贮存)、芝麻香型(高温堆积+麸曲)等,均有独特工艺。四、国家标准与质量等级
纯粮固态:必须符合GB/T 10781、GB/T 26760等标准,原料为纯粮食,无添加。酒精勾调:液态法或固液法需在标签明确标注,风味与品质通常低于纯粮固态酒。白酒的酿造方法本质是工艺技术与香型风格的结合,选择时可参考产品标准号(如GB/T 26760为酱香型)和配料表(纯粮酒仅含粮食和水)。传统固态法白酒因工艺复杂、风味丰富,通常被视为高品质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