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白酒江湖中,"茅台"二字如同金字招牌,始终与酱香型白酒画着等号。但近年来,市场上却悄然出现了打着茅台集团旗号的浓香型产品,这让不少消费者心生困惑:这个以"12987"酱香工艺闻名的白酒巨头,真的开始酿造浓香型酒了吗?让我们拨开市场迷雾,探寻真相。
酱香基因的坚守者
茅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根植于酱香型白酒。从赤水河畔的茅台酒厂到"飞天"商标的传奇故事,近七十年发展历程中,这个白酒巨擘始终专注酱香工艺的传承与创新。其特有的高温制曲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工艺,早已成为酱香白酒的代名词。就像一位老匠人始终守护着祖传秘方,茅台集团的主营业务从未偏离酱香型赛道。
多元布局的探索者
随着消费市场的细分化,茅台集团在2012年开启了"大茅台战略"。就像一棵大树生长出新的枝桠,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进行品类延伸。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就是这个战略的重要载体,旗下推出的"茅台醇"系列正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。这种战略布局既保持了主品牌的纯粹性,又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。
技术传承的革新者
在浓香型产品线上,茅台集团展现了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。其控股子公司采用传统浓香工艺的"老五甑法",却注入了茅台特有的品质基因。生产基地位于北纬27°的黄金酿酒带,与茅台酒厂共享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。就像音乐家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,茅台技术团队将品质把控的严苛标准完美复刻到浓香型产品中。
市场认知的挑战者
面对消费者的认知困惑,茅台集团在品牌标识上做了明确区隔。主品牌茅台酒始终坚守酱香型阵地,而浓香型产品则通过差异化的包装设计和"茅台集团"字样进行区隔。这就像家族中不同成员各有专长,既有坚守传统的长子,也有开拓新领域的次子。消费者只需认准"贵州茅台酒"五个字,就能确保买到正宗的酱香型产品。
品质矩阵的构建者
在茅台集团的产品版图中,浓香型白酒承担着完善产品矩阵的战略使命。从酱香型的茅台酒到浓香型的茅台醇,从传统白酒到蓝莓利口酒,这个白酒帝国正在构建多香型、多价位、多场景的产品体系。就像交响乐团需要不同乐器配合,茅台通过品类创新覆盖更广阔的市场,但其灵魂始终是那曲悠扬的酱香主旋律。
透过现象看本质,茅台集团确实通过子公司生产浓香型白酒,但这与其核心的酱香型产品形成明确区隔。这种战略布局既保持了主品牌的纯粹性,又实现了市场扩容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关键在于认清产品标识——只有标注"贵州茅台酒"的产品,才是传承古法的酱香佳酿;而标注"茅台集团"的浓香型产品,则是其多元化战略下的创新尝试。这种"主次分明"的产品布局,恰恰展现了中国白酒龙头企业的智慧与魄力。